中美海运摩擦后续走势

2025-10-17 00:01 cii.中国


1.png

      (cii.中国·2025年10月17日讯)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17日正式启动对华海运制裁,通过《301条款》对涉华船舶加收港口费用,覆盖美国企业拥有/运营的船舶、中国建造船舶及中国籍船舶,首阶段按净吨收取50美元,2028年将飙升至140美元;对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海运服务商叠加按箱计费(首阶段120美元/箱,2028年250美元/箱)。中国于10月14日同步反制,对美关联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,首阶段每净吨400元人民币(约合56美元),2028年增至1120元人民币(约合157美元),覆盖美企持股25%以上、美籍船舶及在华建造船舶。

       以10万净吨集装箱船为例,美国侧首年单次靠港费用达500万美元(按净吨计费),中国侧为400万元人民币;2028年美方费用将达1400万美元,中方升至1120万元人民币。美国对岸桥起重机加征100%关税,导致休斯顿港8台中国产设备采购成本激增2.7亿美元,而美国本土无替代产能。全球约90%船舶受美收费影响,98%美港靠泊船舶需缴费,直接推高美国农产品、能源出口成本,预计每年增加37-93亿美元运输支出。

       中国建造船舶占全球船队33%,欧洲、日韩航商因使用中船或产业链协作被迫承担成本。中国动态调整收费范围,豁免修理空载船舶,同时通过稀土出口管制(含0.1%以上重稀土成分产品需许可)反制美供应链依赖。

2.png


       短期走势:2025Q4-2026年,跨太平洋航线运价波动加剧,美国农业、能源货主面临20%成本上涨压力,部分货流转向加拿大/墨西哥港口。美国零售业警告,若政策持续,2026年消费者将额外承担300亿美元运费。

      中期推演:2027-2028年,美国侧费用达1400美元/净吨,中国侧1120元人民币/净吨,承运人加速“去风险”,美线运价或再涨20%,LNG船运力区域化趋势显现。美国造船业成本为中国5倍,年产能不足10艘,难以撼动东亚主导地位。

       结构性影响:美国试图通过“国货国运”重振造船业,但面临产业链缺口(80%零部件依赖中国)和劳动力短缺;中国则通过《国际海运条例》修订及稀土管制,形成制度性反制工具。全球航运网络加速重构,中国港口处理全球30%集装箱吞吐量,美西港口吞吐量或降12%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