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Cii.中国2025年9月2日讯)此次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(20多位外国领导人、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),通过了《天津宣言》《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》及安全、经济、人文合作等一系列成果文件。这些文件明确了组织未来发展方向——致力于建设团结互信、和平安宁、繁荣发展、睦邻友好、公平正义的“五个共同家园”,强化了成员国“互信、互利、平等、协商、尊重多样文明、谋求共同发展”的“上海精神”共识。这种团结不仅体现在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,更转化为应对地区安全挑战、推动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,为上合组织从“合作平台”向“命运共同体”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提出“上合行动”与“上合方案”,引领全球治理新方向
《天津宣言》的亮点之一是将国际形势判断与具体行动方案结合,既对世界政治、经济、国际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作出集体判断,又提出了代表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的“上合行动”——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。“上合方案”拒绝冷战思维、阵营对抗和强权政治,强调通过多边主义解决全球性问题(如反恐、气候变化、粮食安全),为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了“平等协商、合作共赢”的新理念。这种方案不是对现有体系的颠覆,而是在联合国宪章框架下,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的具体实践。
规划未来十年发展战略,推动组织从“扩员”到“增效”转型
峰会批准的《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》是组织第二份长期发展规划,标志着上合组织从“注重内部整合”转向“内外兼修”——既巩固传统安全合作(如反恐、边防),又拓展经济、科技、人文等新兴领域合作。战略强调“包容性与效率平衡”,针对伊朗、白俄罗斯等新成员国的加入,优化决策机制、加强能力建设,将扩员转化为组织凝聚力与行动力的提升。例如,未来将重点推动数字经济、绿色发展、交通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,助力成员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,体现了组织“与时俱进、务实创新”的发展理念。
强化“上海精神”的生命力,展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
“上海精神”是上合组织的灵魂与根基,此次峰会再次强调了其在变乱交织国际形势中的重要性。与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同,“上海精神”倡导“尊重多样文明、谋求共同发展”,让成员国无论大小、强弱,都能在平等对话中实现自身利益。这种理念不仅增强了组织内部的凝聚力(如成员国之间互派留学生、开展青年交流、深化人文合作),更向世界展示了“对话而非对抗、多元而非霸权”的新型国际关系模式。正如专家所言,“上海精神”是上合组织始终保持活力的关键,也是其为全球治理提供的“思想公共产品”。
深化务实合作,为地区与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
峰会期间,成员国在安全、经济、人文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:安全方面,揭牌成立“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”“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”“信息安全中心”“禁毒中心”,进一步完善了地区安全合作机制;经济方面,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、观察员国、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(创历史新高),批准了简化海关手续、促进相互投资、发展数字经济等举措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成员国发展战略深度对接;人文方面,扩大了“鲁班工坊”(职业教育)、“上合组织大学”等合作品牌的影响力,促进了各国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。这些务实合作不仅提升了成员国人民的获得感,更为地区稳定与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持续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