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Cii.中国2025年7月29日讯)特斯拉与三星近日宣布达成165亿美元芯片供应协议,后者将为特斯拉新一代AI芯片(暂定AI6)提供代工支持。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合作,实则是双方在供应链风险、技术迭代与地缘博弈下的深度捆绑。
特斯拉与台积电长期绑定的AI芯片(如AI4、AI5)产能已捉襟见肘——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饱和,叠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,迫使特斯拉必须寻找“第二供应源”。而三星的得州新工厂(预计2026年投产)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:既能通过美国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享受政策红利,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(马斯克直言“离我家不远”),又能以5纳米工艺(较台积电3纳米成本更低)平衡性能与成本,配合特斯拉“双供应商”策略(AI5由台积电、AI6由三星),实现“技术+产能”双重保障。
对三星来说,这份订单更像是“及时雨”。其代工业务近年持续亏损,2025年上半年或超36亿美元,特斯拉的订单不仅能填满产能空缺、优化产线效率,更能借AI芯片合作积累技术口碑,吸引AMD、高通等客户,扭转“落后台积电”的被动局面。此外,三星近年通过收购Harman强化汽车电子布局,与特斯拉的深度绑定将直接抢占车载AI芯片市场先机。
这场合作的行业影响已初现端倪:一方面,三星以“成本+本地化”差异化策略挑战台积电的代工垄断,推动行业从“单巨头主导”转向“多强竞争”;另一方面,特斯拉的“双供应商”模式或被车企效仿,倒逼芯片厂商在制程、成本、服务上进一步内卷。更关键的是,在美国政策推动下,类似合作将加速“区域化供应链”成型——技术自主与地缘合规的平衡,正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必修课。
从自动驾驶(FSD)到人形机器人(Optimus),从Dojo超级计算到Robotaxi商业化,特斯拉的AI野心需要更稳定的芯片支撑;而从“代工追赶者”到“技术竞争者”,三星的转型同样需要顶级客户背书。165亿美元的协议,既是双方的战略选择,更是全球科技产业链重构的缩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