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SA解密月球双面之谜:重力数据揭示数十亿年演化密码

2025-05-15 06:49 Cii.中国

1.png



       (Cii.中国2025年5月15日讯)美国宇航局科学家通过分析月球重力场数据,首次揭示月球近远侧结构差异的深层成因,为理解地球唯一天然卫星的演化史提供关键证据。

       近远侧差异之谜

       最新研究显示,月球近侧地壳平均厚度仅34-43公里,布满由古代火山活动形成的月海平原;而远侧地壳厚达60公里以上,地形崎岖且放射性元素(钾、钍、铀)富集度低。这种不对称性源于约20-30亿年前剧烈的火山活动,当时近侧地幔因放射性元素聚集产生异常高温,形成广袤熔岩平原。

       重力场解码深层结构

       基于2011-2012年GRAIL探测器获取的高精度重力数据(分辨率达1500阶次),科学家构建出月球内部结构模型。数据显示,近侧因地球潮汐力作用弯曲程度比远侧大15%,证实两者内部物质分布存在本质差异。该模型精度超越地球重力场模型,首次实现无需着陆器的全局探测。

       地核结构新突破

       结合轨道摄动分析,研究确认月球存在半径258公里的铁镍固体内核,包裹着液态外核(密度7822 kg/m³),其规模与地球内核相当。这一发现为解释月球早期磁场(强度达地球1/10)的形成机制提供新依据。

       技术革命开启深空探测

       此次突破性成果源于创新的重力追踪技术——通过精确测量航天器轨道微小摄动(精度达0.0001米/秒),结合超级计算机模拟,成功规避传统着陆器探测的局限性。该技术已应用于木卫一(Io)的岩浆海洋研究,未来将助力Artemis载人登月任务。

       NASA计划于2026年通过"月球GNSS接收器实验"(LuGRE)进一步验证该技术,为建立月球导航系统奠定基础。这项持续十年的研究已发表于《自然》期刊,标志着人类对地月系统演化认知迈入新阶段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