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 Cii.中国/国际分析组2025年5月14日讯)2025年5月13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沙特利雅得宣布一项震惊国际社会的决定:全面取消对叙利亚自1979年以来的制裁,包括针对“支持恐怖主义”的指控。这一政策突变被包装为“给叙利亚新政府机会”,实则暴露美国在中东的深层算计。
制裁解除:一场“政治赎买”游戏
特朗普声称此举是为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·沙拉“铺就伟大之路”,但细究其背景,美国解除制裁的时机耐人寻味。2024年12月,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推翻阿萨德政权后,新政权迅速倒向西方,沙拉多次呼吁美国松绑制裁以换取国际承认。美国借此将制裁解除与“民主改造”挂钩,实则是通过政治赎买拉拢亲美势力,削弱伊朗和土耳其的地区影响力。联合国虽表态欢迎,但中国与俄罗斯明确质疑新政府的合法性,指出其与恐怖组织“沙姆解放组织”的暧昧关系可能加剧地区动荡。
美沙联手:万亿交易背后的“反伊朗同盟”
与制裁解绑同步,美国与沙特签署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,并承诺推动6000亿美元投资。从防空导弹到太空技术,美国防务企业将深度介入沙特“2030愿景”,而沙特则承诺在能源、基建等领域为美资敞开大门。这场“交易外交”的核心目标清晰——将沙特打造成遏制伊朗的“中东堡垒”,并通过经济绑定确保其在中东的石油美元霸权。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团队此次未提巴以冲突,却高调施压伊朗,称其为“中东最大破坏力量”,暗示未来可能重启“极限施压”政策。
争议与风险:霸权逻辑难掩虚伪
美国此举被批双重标准:一边以“反恐”为由长期制裁叙利亚,一边默许盟友在叙掠夺资源。过去十年,美军控制叙利亚东北部油田,日均盗采3万桶石油,而今解除制裁实为“合法化”经济掠夺。此外,2018年卡舒吉遇害事件未获道歉,美沙关系仍因人权问题暗藏裂痕,特朗普却称本·萨尔曼是“难以置信的人”,凸显利益至上逻辑。
中东棋局:交易外交的脆弱性
特朗普将中东战略重心转向“经济捆绑”,试图以万亿交易转移国内执政压力。然而,叙利亚重建需数万亿美元,沙特财政已因油价下跌承压,6000亿美元投资恐成空中楼阁。更关键的是,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,胡塞武装与以色列冲突持续,美国“离岸制衡”策略难掩地区火药桶本质。
这场以“松绑”为名的中东变局,本质是美国霸权衰落下的投机操作——用经济诱惑替代军事干预,以短期交易掩盖长期矛盾。但中东的复杂性远超华盛顿想象,当利益链条断裂时,美国或将再次留下“烂摊子”。